全国咨询热线:

13828403267
【黄埔军魂】习仲勋回忆录:与陕北红军创始人刘志丹往事
2020-09-20       来源:

如果用三句话来评价刘志丹,那就是:黄埔“军校精英”,陕北“群众领袖”,中华“民族英雄”。

作为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,历任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、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、前敌总指挥等职。但战士干部却很少称他“总指挥”“主席”,而是称他“老刘”。

《习仲勋忆与刘志丹往事》一文中写道:1932年7月间,我在耀县杨柳坪找到了陕甘游击队,在这里,我第一次见到刘志丹,同志们都亲切地叫他“老刘”。

警卫员谢文祥初到刘志丹身边时很拘谨,刘志丹摸透了他的心思,经常问长问短、十分亲切。谢文祥见红军指战员和老乡都亲切地以“老刘”称呼他,慢慢地也管刘志丹叫“老刘”。所以,“老刘”就成了大家对他的称呼。

有一次,一个小战士跟着别人叫“老刘”,旁边的同志批评道:这孩子一点礼貌也没有。刘志丹笑着说:“那就得叫我伯伯了,这不成家长了,还是叫‘老刘’亲热嘛。”

在群众眼里,没有什么称呼比“老刘”更亲近、更直白、更缩短距离的。一声“老刘”,叫出的是刘志丹与红军指战员、与人民群众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,是“同志”这一称谓在特定环境里的生动体现。语言是思想的载体,称谓本身貌似小问题,但背后蕴含的思想方式就是大问题了。

刘志丹坚持让大家称自己“老刘”,表面上只是称呼问题,本质上是坚持党的宗旨,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刘志丹心里想的不是人们称呼自己什么,他关心的只有党的利益、群众的福祉、斗争的胜利。

刘志丹坚持让大家称自己“老刘”,本质上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,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。“哪里有‘老刘’,哪里人最稠,男女老少都围满,话儿拉不够。”刘志丹时刻想着群众,老百姓也都把他看作自己人。有一位瞎眼的郑老婆婆虽然看不见刘志丹长什么样,一听刘志丹过来了,便张罗着让儿媳妇把荞麦面“炒得干干的,压得细细的,让‘老刘’他们好好吃一顿饱饭”。真正体现了鱼水深情。

刘志丹坚持让大家称自己“老刘”,本质上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,“有了问题找‘老刘’”几乎成为陕甘边时期红军指战员的口头禅。为充分了解南梁的地理环境,刘志丹等从平定川、瓦子川到柳沟、麻地台川、井岔沟、荔园堡、南梁堡、东华池……走村串户,访贫问苦,成为远近闻名的“活地图”。

明知要被捕 坦然向前行

1935,红二十五军与西北红军红二十六、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,刘志丹担任副军团长兼总参谋长。

  两军会师本应朝着更好的形势发展,不幸的是红二十五军到达陕甘苏区后,那些在鄂豫皖苏区随张国焘搞“肃反”扩大化的人,与陕甘苏区的“左”倾冒险主义领导人结合,“肃反”愈演愈烈。陕甘晋省委成立后,9月21日发出指示,决定建立政治保卫系统,颁布赤色戒严令,逮捕大批干部。这次“肃反”的首要目标就是被他们看成右倾人物的刘志丹。

  外有国民党军“围剿”,内有“左”倾冒险主义干扰,此时的陕甘苏区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,形势十分危险。在这种情况下,刘志丹以坚强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,坚持党的正确路线,与“左”倾路线进行坚决斗争,维护了红十五军团的团结,最大限度地稳定了局势。

  10月6日,刘志丹和前线指挥部的同志们正在研究作战部署,突然接到要他去瓦窑堡开会的通知,对战事进行了安排后,刘志丹飞身上马,奔向瓦窑堡。

  走到半路时,一名传递命令的通讯员骑着马迎面而来。到了跟前,通讯员翻身下马,向刘志丹敬过礼,便拿出一封信递上去,说:“这是给军团部的急件。”刘志丹接过信,拆开一看,原来是保卫局秘密命令要逮捕的人员名单,名单上第一个人就是他。刘志丹先是一惊,之后陷入沉思。他想到的不是逃避和对抗逮捕,而是党的利益。他很快冷静下来,将信塞进信封重新封好,递还给通讯员,说:“你快把信送到军团部去,就说我去瓦窑堡了。”原来,执行“左”倾路线的那些人,本来决定以让刘志丹去瓦窑堡开会为名,逮捕刘志丹。然而,送信的通讯员并不知情,就把信送给了当时担任副军团长兼总参谋长的刘志丹。

  随后,刘志丹骑上战马,坦然来到瓦窑堡。他一到瓦窑堡,推行“左”倾路线的几人立即严密封锁刘志丹到瓦窑堡的消息。刘志丹镇定自若,与“左”倾路线推行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,结果被撤销了一切职务,被捕入狱,备受折磨。

  1935年10月19日,中央红军到达陕甘苏区保安县(今志丹县)吴起镇,胜利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。很快,党中央了解到刘志丹等人在“肃反”中被捕,立即下令停止捕人,刀下留人。之后,中央派王首道、贾拓夫等去瓦窑堡接管保卫局。经过调查,刘志丹得以出狱并恢复工作。得知这个消息,根据地军民欢欣鼓舞,奔走相告:“刘志丹被释放了!”“陕北根据地得救了!”毛泽东见到刘志丹后,安慰他说:“你和陕北的同志受委屈了!”刘志丹毫无怨言,激动地说:“中央来了,今后一切事就好办了。”

  此时,有人希望刘志丹向党中央、毛主席要求处理犯错误的人,他并没有这样做,而是精神饱满、斗志高昂地投入到新的战斗。刘志丹在部队讲话时,每次都强调,革命利益高于一切,要绝对服从中央的领导,向中央红军学习,加强团结。

  1936年4月14日,红军东征期间刘志丹不幸牺牲。牺牲时,他的口袋里仅留下半截铅笔和两个烟头,但他的光明磊落、坦荡胸怀,识大体、顾大局,把党和革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精神永远是后人的宝贵财富。周恩来给予他高度评价:“刘志丹同志对党忠贞不二,很谦虚,最守纪律。他是一个真正具有共产主义品质的党员!”



相关评论请您文明上网,尊重网上道德,遵守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
全部评论